第383章 进击的皇史宬咸鱼们(第3页)


    “好!”
    三人举起酒杯,欣然地一饮而尽!
    “好酒!”
    “是好酒!
    只掺一成水的米酒,就是好喝啊!
    !
    第二天早上七点刚过,承天门左便门,也就是最左边最小的门,开始有官员排队,这些都是内阁的官吏。
    自从余昌德午门哭阙后,朱翊钧下令,承天门关防也加紧,无腰牌文证者,不得入门。
    就算负责太庙和社稷坛日常清洁和维护的杂役们,也要持证入内,不得随意走动。
    借口为了肃清关防,朱翊钧还把太庙和社稷台前的六科值房,给迁到都察院,合署办公。
    有心人都知道,太子殿下这是要把六科合并入都察院里。
    六科监察中枢,十二道监察地方。
    这些验过牌证的官吏,绕过太庙,往左顺门走去,准备进文渊阁里入值办公,却看到周秉洲、袁咸安、李治彬三人,各自一身半新不旧、隐约可以看到里面补丁的官服,神情肃穆,站在左顺门前,一人一口碗摆在跟前,头顶上扯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一行感情饱满的大字。
    官吏都看傻了。
    皇史宬三子,你们这是要创造历史啊,居然把碗从朝阳门摆到了左顺门。
    看来高大胡子把你们挪到皇史宬来,终究还是成全了你们。
    皇史宬在皇城东南角,里面的官吏上下班基本上走的是东安门,然后从东华门巷道走到皇史宬。
    但他们从左顺门走出来也十分便利,奉宸司只负责午门、承天门的关防,门洞大开的左顺门是不管的。
    你们从朝阳门五义晋升为左顺门三义!
    有官吏悄声议论着。
    “这场面要是让阁老们看到,不知做何感想!”
    “阁老们今日是看不到的。”
    “为何?”
    “你还不知道?前日西苑就传下令旨,叫阁老、六部、五寺、两院、戎政府侍郎、少卿和都督佥事以上官员,今早到太极殿议事。”
    “议事,议什么事?”
    “原首辅徐公致仕归乡,朝堂一直有议增补阁老,今早众臣议事,议的就是这件事!”
    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