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第2页)


    方继藩又道:“最好还是请龙泉观的大真人去查一查太子殿下和舍妹的八字,若是八字不合,可就不妙了,臣是个很传统的人,倘若当真八字不合,固然陛下不介意,臣心里也是有所芥蒂的。”
    “对对对。”
    朱厚照大乐,吩咐刘瑾道:“就找李朝文那个狗东西,测一测八字,朕也是很传统的,若是八字不合,便打断……不,这一场婚事,便只好遗憾了。
    朕还是极喜爱方家小妹的。”
    刘瑾小鸡啄米的点头,他记下了,自己上书太子年纪不小了,该成婚了。
    之后咱推荐方小藩,当然,还得测八字,所以得寻龙泉观的大真人李朝文,但是要不要告诉他,陛下想打断他的腿呢?
    朱厚照像了却了一桩心事似的,开怀的道:“朕最高兴的,还是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说着,他面上倒是收起了嬉皮笑脸的样子:“朕是和百姓们混居过的,在百姓家里,还住过几宿呢,深知民生艰难,也晓得他们的顾虑,朕现在是他们的爹,眼看他们居无定所,岂有不过问的道理?老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既让百姓们得了好处,可该挣的银子,却是一文不少,这才是真正的大本领。”
    方继藩谦虚的道:“陛下,切切不可这样说,臣都是自陛下身上学来的,臣当初患有脑疾,成日浑浑噩噩,声色犬马,真不是东西,可自打结识了陛下,便不晓得如何,竟是长了智慧,说来也是奇哉怪也。
    由此可见,陛下乃是上天之子,有如神助。
    自然……若只是如此,臣还是不佩服陛下的,臣最佩服陛下之处,便是陛下虽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得上天之眷,却依旧能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心心念念的,还是军民百姓,此等爱民之心,臣阅遍经史,竟也难寻可以比肩的,陛下如今登基大统,真是万民的福气啊。”
    朱厚照自是被赞美的晕乎乎的,得意洋洋起来:“这话倒是很有道理,朕就是这么的爱民如子。”
    随即,朱厚照想起什么,却是皱眉起来:“只是可恨那个李政,竟是让他逃了。”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陛下,其实……这李政的一番作为,臣并不意外!”
    “什么?”
    朱厚照一脸愕然!
    方继藩淡淡道:“陛下……当初陛下和臣打赌时,可曾记得臣放出一个消息,说是要在西山新城卖宅子,为陛下筹措军资?”
    此事,倒是挺久远了,朱厚照现在方才想起来,的确是有点印象的!
    方继藩接着道:“其实当初这消息,本就是放给奥斯曼人听的,这奥斯曼人……乃是我大明心腹大患。
    而新城要建设,势必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的巨量资金,臣当然可以拿出不少,可毕竟现在又是修铁路,又是练兵,如今又要建设如此巨大规模的新城,也是很吃力啊。
    臣就在想,既然如此……那么何不如……请奥斯曼人帮忙一下呢?”
    朱厚照虽然性格偶有不靠谱,却也是极聪明的人,方继藩这般一说,他顿时就恍然大悟了!
    西山新城的投入是巨量的。
    且在前期那不毛之地上,凭啥宅子能卖起来呢!
    说起来,可不就是多亏了这些奥斯曼人吗?
    朱厚照倒依旧带有疑惑,就皱眉道:“可是,老方你又如何知道他们一定会动手呢?”
    方继藩就道:“因为那苏莱曼,自打来了京师,便一直对我大明念念不忘,他野心勃勃,既是独尊儒术,岂会没有入主中原之心?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可这苏莱曼,一直都在惦记着咱们呢。”
    “再者,苏莱曼身边,围绕着大量的儒生。
    臣对他们,实在是太了解了。
    他们是最晓得揣摩帝心,知晓皇帝的喜好的,别看他们在大明,个个仗义执言,那是因为,在上皇帝在的时候,决定他们升降的,乃是士林的清议,所以,他们挖空心思,揣摩的乃是士林。
    可到了奥斯曼,却全然不同了。
    他们是外来人,地位尚不稳固,因此,毕竟会极想在苏莱曼面前表现自己。”
    “他们自然知道苏莱曼心心念念的希望入主中原。
    这就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毕竟……他们可是汉人啊,对于汉地的一切,自是再清楚不过了,只有苏莱曼越想入主中原,他们才更有价值。
    想来这些年,他们一定想尽办法,在那苏莱曼面前鼓动此事。”
    说到这里,方继藩也不免露出了几分得意之色:“臣料定他们既听闻臣在筹措军资,自是要引起苏莱曼的注意,他一定会想尽办法破坏此事。
    而恰恰少不得有儒生希望借此机会,在苏莱曼面前表现。
    所以……臣以为……奥斯曼人脑袋发热,来到京师乃是必定会发生的事。
    就算来的不是李政,也会有王政,张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