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混元一统(第3页)


    眼下大战在即,我又被士元的计划所打动,不等着有一个结果,我这心却是总安定不下来啊。
    我想对于这一点,你与我是相同的吧。”
    “那是……那是。”
    徐庶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将计划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把交给了李晟:“这是我修改的计划,还请陛下过目。”
    “哦?李晟对此轻咦了一声,随即仔细的端看起经过徐庶修改的那份计划来。
    时间在端看中静静的流逝,良久李晟放下手中的文书,眼睛变得有些迷茫起来,显然他对于徐庶交给自己的这份计划还有一些疑惑。
    “元直,你这计划究竟有多少成功的把握,你能肯定我方的动作一定能让江东自顾不暇吗?若不能真正的把江东拖在那儿,只怕我们这边一动江东那边就会进占江东,这对我来说可是十分不利的哦。”
    李晟忧心的始终是这个。
    “陛下担心的这个问题,我倒也没有特别的办法。
    情况就是这样,我们现在能够针对江东的动作并不多,如果以现有的手段无法让江东安分的话,只怕我们只能按照士元原来建议的那样动用倭国的镇守军了。
    当然,即使这样动用,我方也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压制,而不能进行全面的征战。”
    徐庶无可奈何的摊开了手,对于江东的牵制,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除了一方面相信庞统这个人在此能够处理得很好之外,却也只有用庞统所制定的那个庞大的计划来作为最后的弥补了。
    “就只能这样了?”
    李晟默然,最后也没有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得就这样确定下来:“那就这样做吧。
    希望士元能将这件事情处理的很好。”
    李晟答应了这个计划,只是他的答应不是建立在计划本身的非常可行之上,而是建立在驻守荆州的那一班文武在庞统的指挥下能够强于吴魏两者的信心之上。
    也就是说李晟这样答应的原因是因为人,而不是因为事。
    事情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唐军紧接着展开了行动:李晟带着三十五万大军坚守于北原同曹真的人马对决,而魏延着带着五万人马悄悄的离开了大营,连夜渡过了渭水,由五丈原重新潜往斜谷小道。
    当然,这一切都是曹真并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李晟大军那么庞大,营地足足连绵了十几里,其中营帐层层叠叠,曹真又如何能看得清其中的真实呢?五万的人马固然是很多,但和李晟的大军相比却又算不上什么了,李晟在自家营地内将旌旗多置了几面,竟是将曹真的眼睛都迷花了,更是让他瞧不出什么异样来。
    之后曹真的五十万大军便在这里和李晟的三十五万人干上了。
    首先是大炮的轰鸣。
    虽说曹真手中的火炮只有三百门,但由于这三百门火炮都是统一口径的重炮,且曹真又十分聪明的将火炮按照李晟那边的轮射模样编排,使得其在远程火力之上竟是远远的压过了李晟。
    开战的第一天,他就将自己的这些火炮拿出来对李晟的阵列进行了一番疯狂的轰炸,其重点更是直接瞄准了李晟的炮营。
    由于曹真将自家部队有火炮的事情捂得极深,其火炮的调度又是十分隐蔽的,以致李晟那边尽管晓得魏军已经有一定量的火炮猎装,但对于其火炮的配置和数量却是一无所知的。
    可以说李晟这边对此完全处于一种无备的状态之中。
    于是,这么一场有备对无备的轰击下来,李晟的炮营损失过半。
    在对方火炮不断的炮击之下,他们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乱跑者有之,呆站者有之,其反应却是不比他们原来所嘲笑的曹军好上多少。
    “糟糕透顶,真的是糟糕透顶!
    我们只记得自己具有了优势,却忘记了敌人也不是完全的软蛋子。
    我们会的东西,他们也未尝不会啊。
    曹真……嘿嘿,他可真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好课哦。”
    对于眼下的这个局面,李晟在恼火的同时也不免迅速的发现了自己这边的缺点——轻敌,自己还是轻敌了。
    “陛下,怎么办?”
    徐庶悄声询问自己的主君。
    在这场战斗中武将出身的皇帝不单单是御驾亲征的君主,更是怎场战斗的指挥,在遭遇了如此出人意料的打击之后,唐军的众人们,却是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李晟,试图从他那儿得到一丝指引。
    这也是确实的,从来没有经历过炮击的他们根本就不晓得自己眼下究竟该做些什么。
    “慌什么?对方的炮打得不过是实心弹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杀伤力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