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第2页)


    入胡总督幕僚,筹划剿倭事宜,居功甚伟。
    今日能得见真容,实在是我的荣幸。”
    徐渭连忙起身,拱手谢道:“草民得殿下谬赞,实在不敢当。”
    “先生请坐,我们坐着说话。”
    朱翊钧说话很客气,但是带着一股不容质疑的味道。
    可能是在嘉靖帝身边待久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胡督,文长先生,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的旨意,收到了吗?”
    朱翊钧开门见山道。
    “收到了。”
    胡宗宪老实答道。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名字看着别致,实际上吧,你可以把它看做是秦汉时的少府,相似又不全是。”
    朱翊钧只能以此做比喻,因为拿后世的国资委和央企做比喻,胡宗宪和徐渭也不懂。
    胡宗宪和徐渭对视一眼,想不到世子殿下这一手开门见山,有得猛啊。
    秦汉少府!
    专司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机构庞大,属官众多,甚至超过掌理国家财政事务的机构和人员。
    自魏晋后权职日见减简。
    明初太祖皇帝时曾复设过,不久废除,改为内廷十二监。
    现在又把它给捣鼓出来,什么意思?
    会不会引起什么风波?
    朱翊钧继续说道:“胡督当时也在场,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确实由我提出的。
    不过也是权宜之策。
    鄢懋卿两淮巡盐,巡出的银子先贪墨了一半。
    获罪抄没家产,足足三百多万两银子。
    还有严世蕃,严小阁老,替皇爷爷梳理东南税赋,营造殿宫观宇,一两银子的材料,敢报一百两。
    严府抄出的银子如山如海啊。
    地方还有多少贪官污吏?不知道!
    让他们为胡督筹集军资粮饷,他们敢收一百万两银子,只报十万两。
    中间再飘没三成,到胡督手里只有七万两。
    够用吗?完全不够用。
    只能继续筹集粮饷。
    结果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军前粮饷又入不敷出,两头吃苦。
    可钱粮哪里去了?全被他们这些混蛋在中间给贪墨了。”
    徐渭听着朱翊钧侃侃而谈,发现世子年纪虽小,可说话思路非常清晰。
    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非常自信和从容。
    仿佛说出来的每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非常坦诚地说给伱听。
    有意思。
    这位世子真的如汝贞兄所言,有好圣孙的天资。
    “可是胡督那里,粮饷要紧,耽误不得。
    于是我就向皇爷爷提出了这个建议。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