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帝都风云之九


    第457章帝都风云之九
    第457章
    对于江太太何子衿得太皇太后青眼之事,简直全帝都的贵夫人们想不明白,这江太太哪里就特别招人喜欢来?当然,要说江太太讨人厌,那也是再没有的。
    现在帝都认识江太太的人不多,但,只要认识江太太的人,就没有说她不好的。
    只是,帝都会做人的官太太多的是,怎么就轮到这么个四品恭人独得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青眼呢?
    整个权贵圈都想不通死了。
    分析一下江太太的出身吧,寒门出身,乏列可陈。
    再分析一下江太太此人吧,嗯,会种花,尤其是菊花,当初曾种出名品,可这也好些年不种了吧?对了,太宗皇帝时就很喜欢江太太种的花,可太皇太后又不是花卉的爱好者。
    这江太太究竟哪里好啊?
    这让无数想在太皇太后跟前露脸儿的贵夫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不要说外人了。
    便是江太太自己,也不晓得自己哪里就入了太皇太后的眼。
    她进宫请安,无非就是陪着太皇太后说说话,至于说话的内容,也很简单,太皇太后那里多是妃嫔过去服侍,女人们在一处无非就是说说衣裳首饰、汤汤水水、养生健体的话题,再不然就是孩子,说来,江太太家的孩子比江太太还有名儿呢。
    主要是儿女结亲都是先帝下旨赐婚,而且,江太太家一对龙凤胎一对双胞胎的事,也不少人知道。
    何子衿说些孩子们的事,太皇太后倒是挺喜欢听,尤其何子衿一向比较实在,并不过度美化自家孩子。
    啥样就啥样呗,何子衿说双胞胎,“刚插班进了官学,现在有空就在家里练官话。
    他俩自小就在北昌府长大,虽然从小就教他们官话,还是有北昌府口音,学里有同窗打趣他们,现在知道要面子了,回家拼命练呢。
    本来就是话痨,现在又抢着说话,聒噪的很。”
    太皇太后笑问,“你们在北昌府是说官话,还是说当地人的口音。”
    何子衿笑,“开始过去时不会说北昌府当地的话,后来时间长也就学会了。
    在家说老家的话,要是出门聚会,多是用官话,如果跟北昌府当地的人说话,就是说北昌话。”
    苏太后闻言笑道,“我小时候在老家时,也是说老家的话。
    第一回进宫给母后请安,也有些老家口音,那时心里颇是难过呢。”
    太皇太后笑道,“这有什么,自来乡音难改。”
    何子衿也说,“双胞胎刚学说话时,一开始在县里,我先教他官学,后来我们调到北昌府,离我娘家近了,我祖母在家里从来都是说蜀中话,她老人家又喜欢孩子,就见天用老家的话教双胞胎,等出门吧,外头人都是说北昌话的。
    双包胎小时候说话,一会儿说两句官话,一会儿又拐到我们老家那里的话去,要不就冷不丁的蹦出两句当地话。
    他俩三岁以前说的话,平常人都听不懂。
    到上学的年纪,去了学里,才慢慢有条理了。”
    所以,江太太就是到太皇太后跟前,说的无就是这些鸡零狗碎之事,她既不似巾帼侯江行云那般能与太皇太后商议国之大事,也不似诸位大长公主、长公主这般,与太皇太后早有交情,甚至,诰命品阶不过四品恭人,在帝都府委实不值一是。
    但,她说话,太皇太后就是爱听。
    以至于有些酸葡萄的家伙就说了,“大概是太皇太后没见过村姑,故而,乍见这么个土鳖,觉着新奇。”
    反正,不论这些人怎么说,江太太自己也稀里糊涂的成了太皇太后跟前的红人。
    虽然她自己觉着自己就是去陪聊的,离红人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但……在外人看来,能被太皇太后记住,还能陪太皇太后聊天,这就是妥妥的红人啊。
    好吧,江红人正与两位弟妹看阿冽他们新置的宅院呢。
    虽然有些伤感,不过,兄弟姐妹们都成年了,分开是早晚的事。
    如今住在一起很是亲热,但以后孩子多了,还是分开的好。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