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家乡(第4页)


    说完这句话,陈平安低头看了眼脚上的布鞋。
    宁姚知道为什么,这是陈平安在提醒自己是谁。
    先前在那仙家客栈,陈平安坐在台阶上的时候,就有过这样一个动作。
    可能那个泥瓶巷少年学徒渐渐换了衣衫,靴子,身份,岁数……
    可是唯一没有褪去的,是那双心中的草鞋。
    陈平安打算稍后专程去与赵端明问个事,京城有哪些特别地道的小饭馆子,好带着宁姚走街串巷,随便逛逛。
    记起了些往事。
    “我这胡子要是刮了,你们俩磕碜货加一起,都不如我英俊。”
    “你个哈儿,火锅很辣?你手边不是有酒水吗,可以解辣的,你什么眼神,我会蒙你吗……哈哈,真是个瓜皮,还真信。”
    “喝慢点,酒又跑不出碗的。”
    陈平安双手笼袖,身体前倾,轻轻晃动肩头,看着安安静静却也不不显如何冷清的街道。
    如果撇开家常饭不谈,陈平安突然发现其实自己这辈子,吃过的丰盛宴席,大鱼大肉那种,屈指可数,第一顿,是当年与小宝瓶他们远游求学,在黄庭国老侍郎家里,吃了顿让陈平安至今都有小小心结的山野清供,之后是藕花福地的南苑国京城,与皇帝一大家子吃了顿酒宴,然后就是在书简湖池水城,陈平安难得花钱摆下酒席,当时是请石毫国皇子韩靖灵和大将军之子黄鹤吃饭喝酒。
    宁姚问道:“什么时候开始不穿草鞋的?到了剑气长城?”
    陈平安摇头笑道:“真要说第一次的话,是到了大隋京城,当时我特地买了一身行头,还换了靴子,结果穿在脚上,很别扭,差点都不知道走路了,而且最后我也没去书院,偷偷跑了,溜之大吉。
    那会儿主要还是担心小宝瓶、李槐他们,跟我站在一起,会被人看不起。
    后来才知道是我想多了,其实不该临阵脱逃的。”
    然后陈平安自顾自笑了起来,“其实五岁之前,我也不穿草鞋的啊。
    你还记不记得泥瓶巷宅子里边,我在墙角,藏了个陶罐?”
    宁姚点点头,“记得,你藏铜钱和碎瓷片的那个。”
    那个陶罐,除了取出了碎瓷片,好像后来就一直被陈平安放在祖宅那边,就连宁姚都不知道里边还有什么……“家底”
    。
    而陈平安每次远游返乡,都会雷打不动地在泥瓶巷过夜一宿,独自一人,等着天亮。
    年少时的陈平安,不希望任何人可怜自己,而且由衷觉得自己过得还好。
    陈平安笑眯眯道:“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有把所有东西都贱卖了还钱,是有留了两样东西的。”
    他的家乡是有个习俗的,不管有钱没钱,家家户户都是如此,不然就不算一个家了。
    宁姚转过身,好奇问道:“什么?”
    陈平安笑容灿烂,抬起双手,竖在身前,手心距离很短,轻声道:“一双我小时候穿的鞋子,就这么点大,哈,很小很小,对吧。”
    然后陈平安又比划了几下,“还有件小衣服,摊开来,得有这么大。”
    她猛然转过头,不去看那个满脸笑容的男人。
    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宁姚,以后我们孩子的名字,我想好了,就叫陈宁,好不好?要说随你姓,当然也是无所谓的,可我总觉得‘宁陈’不如‘陈宁’好听唉。”
    陈宁。
    陈平安的陈,宁姚的宁,安宁的宁,那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会永远生活安定,心境宁静。
    陈平安其实更想要个女儿,女孩更好些,小棉袄嘛,然后模样像她娘亲多些,脾气可以随自己多些。
    ————
    宋续独自留下。
    袁化境坐在屋内蒲团上,宋续也没有进屋子落座,就只是坐在门槛上,两座小山头的领袖人物,难得有单独相处的时候。
    袁化境吐出一口浊气,破天荒问道:“宋续,有没有带酒水?”
    宋续笑道:“我又没有方寸物傍身,也不馋酒,没带。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